新闻资讯

气象要闻
区局动态
媒体聚焦
气象现代化

气象专题

公众互动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北京晚报: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团队连续四年“海陀冬训”

日期:2021-01-06 16:08:26

海陀山上“追风逐雪”的人


来源:北京晚报2021年1月5日27版

“最后一次实战演练,我们都志在必得。”在海陀山下的延庆区气象局,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时少英带领的延庆赛区冬奥气象现场服务团队开始了最后的奋战。这个冬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举办前最后一次实战演练机会。为了提升气象预报服务水平,他们在极寒天气里进山追风逐雪,为了摸清海陀山的“脾气”,整个团队累计登山上百次。

挑战

山区预报是世界级难题

小海陀,海拔2198米,号称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曾经酷爱爬山的时少英曾心向往之,但总是错过。她自己也没想到,北京冬奥会将海陀山和她紧紧联系在了一起,连续4年的冬天,她和队友频繁登顶。

时少英是延庆赛区冬奥气象服务团队的队长,她告诉记者,这个团队是冬奥会赛事最前端的服务人员,成员都经过精挑细选。11名团队成员中,有5名来自北京市气象局,2名来自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1名来自山西省气象局,2名来自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1名来自国家气象中心。

冬奥会的赛期只有16天,如果能做到提前预测,赛事方也能及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赛事安排。然而,山地气象预报是世界级难题,对预报员来说也是最大的挑战。山区地形复杂,尤其是对局地赛区的小尺度天气预报,预报员原有的预报经验不太灵了,更需关注的是非常规要素预报,如降水相态变化究竟是雨、雨夹雪还是雪等都要关注。

自2014年申办北京冬奥会开始,气象部门就在海陀山核心赛区建设了4套自动气象站(西大庄科、长虫沟、小海陀、二海陀),为冬奥申办成功提供了基础气象观测数据支持。冬奥会申办成功之后,气象部门又陆续在延庆核心赛区新建赛道气象观测站17个、应急备份站4个,北京赛区首钢滑雪大跳台新建成3个气象站。这些自动气象站不需人工干预即可自动生成报文、定时向中心站传输探测数据,是“预报员的眼睛”。

精确

赛道各点位风速都要掌握

北京冬奥会在延庆赛区将要举办的赛事中包含最受关注的高山滑雪。该项目被称为“皇冠上的明珠”,精彩、刺激。但高山滑雪赛场也是所有冬奥会比赛项目中对气象条件要求最为苛刻的赛事之一。高山滑雪赛场往往地处山野,直面高寒,能见度过低就会影响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视线;风速和雪量则决定赛事是否能够进行。具体到整条赛道的各个点位,风速更是随时变化,这就对预报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北京市气象局数值预报模式团队把赛区尺度的数值模式空间分辨率再次提升,在涵盖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区域范围内建成百米分辨率的“睿图”数值预报模式体系。

时少英说,分辨率越高,就有可能更精确地还原山地的地貌。但仅仅依靠数值预报模式的结果还远远不够。预报员需要根据山地实地考察的经验和预报的经验,来及时修订和调整预报结果。为此,气象服务团队已连续第四年开展现场驻训。

目前是气象服务团队在冬奥会正式举办之前的最后一次冬训。去年10月11日开始,团队就驻扎在了延庆。

故事

时少英:摸清海陀“脾气”顶着十级大风进山

在气象预报岗位上摸爬滚打了28年,曾经服务过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等诸多重大活动,但时少英仍感觉到压力大。

压力来源于山地预报数据和经验的缺乏。为了摸清小海陀的“脾气”,时少英带领队员们每周至少上山一次。时少英说,预报不可能只停留在数值模型出来的结果上,预报员的实地经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下小雪,山里的能见度如何?气流过山时怎么流动?每种类型的降雪可能对高山滑雪造成什么影响?……“类似这样的问题,预报员只有亲自上山,才能寻找到答案。”

赶上大风天和下雪天,时少英和同事们就要进山追风逐雪。顶着十几级的大风和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极寒,体感温度时常低于零下20摄氏度,手被冻得不听使唤。狂风中,每个人都在摇摆,瞬间被冻透,脸冻得发紫,手机和仪器也停止了运行,背包里的水早已冻成了冰坨。“下雪时,山顶能见度不好,但赛道尚可”,“云如帽子扣在山顶,雪量很小,风很大,卷着雪吹散在四处,预报时可报零星小雪”……这样的预报,被时少英一条条记录在“冬训”日记上。

大风对高山滑雪来说影响特别大,尤其是阵风,随着设施的调整,风向在乱流的影响下,山顶气象站的风向和风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时少英和同事们进山,就站在赛道上拿着风速仪测风,风刮得脸生疼,“看风什么时候起来,什么时候降下来,关注转折点,寻找可以比赛的窗口期。在赛道上实地体验,不断分析总结形成经验也是冬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最后一次实战演练,分秒必争,让人既紧张又兴奋,“大家都会全力以赴,做好预报,给北京、给中国争光!”时少英信心满满。

张曼:挨家挨户借骡子运设备上山

第一次登上海陀山,是2014年。当时,张曼还是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综合保障科的科长,负责北京市气象装备的规划、建设、保障和应急保障服务。

接到建站任务时,张曼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去之前她在网上搜了一下海陀山,没来得及多想,就像以往一样,穿着羽绒服、牛仔裤和运动鞋出发了。登了一次海陀山,张曼和同事们才知道,原来这次跟以往的山区任务大不一样。

“一片荒山,还特别陡峭,树林茂密没有开阔的空间,山里既没有供电也没有信号。”乍一看,海陀山并不具备建立气象观测站的条件。虽然最初只要求建立4个站点,但张曼一行人把整座海陀山都走了一遍。因为少有人涉足,上山基本没路。人上去都困难,各种设备怎么办?延庆区气象局想了个办法,他们在村里挨家挨户借骡子!可光要来骡子还不行,骡子的主人也得配合行动。

建站的点位在南边,但仔细研究后,团队决定从北边上山,“没办法,顾不上这些了,北边路虽然险但时间快。”为了跟时间赛跑,张曼他们拼了。

山里经常下午4点多就黑了。每次上山,队员们一大早就出发。骡子的主人牵着骡子走在前面,仪器绑在骡子身上,一些精密的仪器,只能张曼和同事们自己背。冬季的海陀山,白天气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是常有的事儿。穿着抓绒衫、薄羽绒服加厚羽绒服,衣角都会冻成冰;笔记本电脑冻得开不了机,不管是谁,拿着就往怀里揣,焐热了再赶紧开机调试。

从张曼接到任务,她和团队成员隔三差五就得上山,在延庆一待就是好几天,家都回不了。这么多年上了多少次海陀山?张曼没有细数过,队员说100次肯定是有了,只多不少。

这个冬季,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举办前的最后一次实战演练机会,张曼和同事们每周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海陀山,不断地完善垂直观测,完善供电、通讯备份机制,做好一切准备。“这些设备就是预报员的‘眼睛’,设备调试好了,预报员才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预报得更准,更好地为冬奥会服务。”长路漫漫,任重道远,新的一年,张曼他们将继续在海陀“追风逐雪”。

本报记者 骆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