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气象要闻
区局动态
媒体聚焦
气象现代化

气象专题

公众互动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气象要闻

北京市观象台:任风云变幻 守初心不变

日期:2020-12-24 09:41:46

54511,这个在全国气象站网系列和天气图上看似平凡的数字,其实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北京国家基本气象站——北京市观象台的台站代码。

作为北京地区气象观测站中唯一一个参加全球常规气象资料交换的台站,这里的观测数据代表北京地区的气象资料。

因其紧挨着北京南郊,又被称为“南郊观象台”。凭借近300年的观测记录,它成为今年世界气象组织认证的百年气象站中全球观测时间最长的气象站。

“前世”足迹

北京古观象台上世纪80年代站貌。

说起北京市观象台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明正统七年(1442年),即建在北京建国门泡子河畔的古观象台。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观天候气”一直有专门的部门来承担。每个封建王朝都有皇家观测机构,并设在京城为帝王服务。

元代有司天台;明朝迁都北京后,于正统七年(1442年)修建了观星台;清代沿袭明制,观星台改称观象台(今古观象台),隶属钦天监,承担着“观天候气”和“敬授民时”等工作。天文气象人员日夜在观星台观测日、月、星、风、云、气和雷电等天文气象自然现象数百年,为后世留下大量珍贵的观测记录。清代的逐日天气现象被记录在《晴雨录》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至今保存有雍正二年(1724年)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北京呈报的《晴雨录》,其时间长达180年之久,是目前我国存档的北京地区最完整、年代最长的清朝气象观测记载。

明万历年间,西方传教士将温度表、湿度表、气压表等近代气象观测仪器带到中国,并积极传播西方近代观象理论和方法。

1912年,民国政府接管了清王朝时期的观象台,在该地设立中央观象台,高鲁先生为首任台长。中央观象台下设有天文、气象、历法、磁力地震4个科。至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气象科技仪器观测资料。

中央观象台的气象观测延续到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占北京,这里的气象观测和记录中断了两年多。

1940年日本侵华期间,在北京西郊公园设立的气象观测台。

1940年,日本侵略者在北京西郊公园(现北京动物园)设立了气象观测台。抗日战争胜利后,该观测台被国民党政府接管,各项气象业务工作继续开展;1949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军委气象局接管。

1950年3月,军委气象局在原西郊气象观测台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气象台,地面、高空观测组负责开展地面、高空观测业务,其观测场先后由西郊公园迁至西郊五塔寺七号、大兴县东黑垡村、海淀区彰化村、大兴县旧宫东。1959年和1970年,地面、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先后移交给北京市气象台承担。

1978年9月22日,北京市观象台正式成立。这是北京地区气象观测站中唯一一个参加全球常规气象资料交换的台站。

变与不变

过去,在北京市观象台工作有如“与世隔绝”的感觉,进趟城得蹬着“二八”自行车,在路上颠簸两个多小时;观象台周边有时还会遇到“遛弯儿”的兔子、黄鼠狼、丹顶鹤,仿佛是个野生动物园。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观象台又搬到西郊北洼路又一村;90 年代中期后,城市的快速建设发展,观测场周围高大楼房和其他建筑物拔地而起,破坏了原来的自然观测环境。经过中国气象局批准,1997年,北京市观象台再次搬回大兴县旧宫东原址,直到现在。

刚搬回南郊时,由于办公区空闲许久、无人管理,破旧的管道、空洞就成了虫子和蛇的聚集地。

“还记得当时有个同事正准备去观测场,刚一出门,看到门口横着一条蛇,瞬间面色铁青。”北京市气象局人事处调研员谷战明刚参加工作时,是北京市观象台的观测员,他回忆说:“为了能准时观测,我们几个豁出去了,拿起木棍,战战兢兢地把那条蛇赶紧处理掉。”

如今的北京市观象台,面貌焕然一新,现代化、自动化程度也大大提高。

如今的北京市观象台观测场。

在值班大厅内的综合监控平台上,雷达图、卫星云图、视频连线画面等各类场景可随时查看并切换。观测场内40余件观测设备,覆盖温度、湿度、蒸发量、降水量、日照、辐射等16种近地面气象要素,绝大部分已经实现自动观测与传输。风廓线雷达、S波段多普勒雷达、L波段探空雷达等先进设备共同构成了立体气象观测。占地65亩的室内外科普基地,成为北京市气象局每年在世界气象日面向公众开展活动的“主战场”,最多时一天曾经接待5000多名参观者。

2016年,北京市观象台新建的科普馆正式启用。

虽然工作环境日新月异,但观测工作需要的那股认真劲儿从未流逝,并一直传承至今。

1984年参加工作的观测员宋伯钊,在北京市观象台地面高空岗一干就是36年。宋柏钊介绍,每天1时15分、7时15分、19时15分各放飞一次探空气球,汛期13时15分再加密放飞一次探空气球。这些气球最高可以飞到3.5万米以上的高空,收集的数据对于掌握整个京津冀地区的中低空天气变化都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80年代的观测设备比较落后,放球工作从准备到正式放飞、收集观测数据都十分繁琐。“那会儿的设备故障率也高,因此放球前45分钟必须到位,做到早准备、早诊断。”宋伯钊说,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冰霜雨雪,这项工作都不曾中断。

20世纪80年代,观测员编发气象电报。

彼时,观测数据收集上报需要人工手抄,也就是传统的气象电报,需要一边听、一边敲,然后再解码。探空气球放飞后,飞得越高,信号越不稳定,听起来就越费劲。

而随着电子化、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放飞探空气球和观测数据接收、传输、上传等的设备越来越先进。但是宋柏钊认真、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三十六年如一日的,其他人亦是如此。

谱写新篇

如今的北京市观象台还有另一个“称呼”——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

在崭新的业务值班大厅内,业务人员在综合实验平台前分析天气形势,时刻关注着观测仪器的运行情况。

2016年,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与北京市观象台整合工作职能,组建兼具综合探测、装备保障职能的新型气象探测中心。以业务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实现观测、探测、保障一体化,打造“观测基地、培训基地、试验基地、科普基地”的综合气象观测与保障体系,为向研究型业务转型和全面推进探测业务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是重大活动现场气象保障服务的“主力军”之一,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北京世园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30余场重大活动及演练的现场都有他们的身影。但每次他们无暇顾及和享受活动现场的精彩,自始至终,目不转睛地盯着显示屏上各类观测数据和图片,确保这些资料顺利传回单位。

当前,全市气象部门正全力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奥会气象保障服务准备工作如火如荼展开。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北京市观象台)组建了冬奥气象探测服务保障团队,肩负起冬奥赛事气象探测服务保障的重任。

为了进一步摸清“老天爷”的脾气,北京市气象部门针对观测技术发展依然在探索创新,尤其针对以夏季局地短时雷雨天气为代表的天气过程,将建设9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和现有的S波段多普勒雷达共同构成高密度立体雷达监测网,目前已建设7部。“未来我们还要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借助北斗卫星、无人机等先进装备,进一步提升气象观测水平。”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主任、北京市观象台台长刘旭林说,

从晨曦微露到繁星满天,从风吹雨落到雪飘雾漫,北京市观象台就这样静默而坚定地见证着首都的“气象表情”,延续着首都的气象记录,谱写着首都气象探测新篇章。(叶芳璐 图片由观象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