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气象要闻
区局动态
媒体聚焦
气象现代化

气象专题

公众互动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聚焦

新华社:雪山上的“听风者”

日期:2022-02-14 16:45:0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延庆2月13日电(记者卢羡婷、王沁鸥、倪元锦)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北京延庆小海陀绵延的山脉上,辛勤的气象人早已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日有雪、风平,赛事应该可以进行。”时少英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开窗帘观察天气。

时少英是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气象服务组副组长,她和10名队员组成的现场服务团队从去年11月起就进驻小海陀山,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的筹备运行提供气象服务。

长城脚下,妫水河畔。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如飞燕展翅,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如游龙蜿蜒,它们分别被赋予极具中国风的名字“雪飞燕”和“雪游龙”。

赛时,“雪飞燕”主要承担高山滑雪11个项目的比赛。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向来以难度大、观赏性强著称,由于比赛在户外进行,天气成为影响比赛的重要因素。赛事裁判委员会随时可能根据天气情况推迟或延期比赛。

2月6日高山滑雪项目揭幕战那天,原计划11时开始的男子滑降比赛因天气原因迟迟没有开赛,比赛时间推迟到12时,然后是13时、14时。三次推迟后,比赛宣布延期。

那一天,时少英从早到晚没顾上吃饭。“比赛一推再推,赛事方要求每小时向他们报未来几小时风的变化情况,当时压力特别大。”

中国冰雪竞技运动起步较晚,冬季重大体育赛事气象服务保障技术经验缺乏。这是时少英和她的团队第一次服务冬奥会,国际雪联对赛事气象信息的高标准要求,超出了团队的预期。

在往届冬奥会期间,气象预报的空间网格分辨率基本以千米为主,时间更新频率是半小时至1小时。而北京冬奥会气象科技团队经过近四年科技攻关,已构建起冬奥气象“百米级”“分钟级”预报技术体系,网格分辨率最高达到67米,每10分钟更新一次。

但如此精准的气象预报仍未能满足竞赛组织对气象保障服务的要求。时少英反复与国际雪联沟通,发现他们不仅需要未来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的最大风力,还需要一段时间内风的脉动情况。

“虽然风速不大,但是风的脉动比较强,也就是风时大时小,这对赛事不公平,对运动员的安全也会有影响。基于这样一个新的认识,我重新考虑怎么去解释风的情况。”时少英说,经过一次次磨合,团队提供的气象预报服务针对性越来越强。

此后面对竞赛组织、参赛队等各方咨询,时少英均能给出精准的气象信息解答。

“你有多大的把握?”

“百分百!”时少英自信地回答。

事实证明,精细化的气象预报服务给各方带来了满意的体验。本届冬奥会高山滑雪主裁判马库斯·瓦尔德纳在谈及气象保障工作时,不假思索地说:“预报非常专业,非常棒!我们叫给我们提供咨询的那位女士‘天气女孩’。我们以为风会大的时候,她说风会小,果然就小了,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

北京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相比海洋性气候,出现大风、低温、寒潮等极端天气的可能性更大。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团队能以如此自信的姿态站在世界舞台中央,与多年来的筹备工作和科技攻关密不可分。

北京申冬奥成功后,中国气象局在第一时间启动了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筹备工作,按照“一场一策”和“一项一策”的服务要求,在全国范围内抽调业务骨干人员,组成冬奥气象服务核心团队。自2017年冬季,每年在延庆、张家口赛区开展实地预报训练,通过赛场冬训、英语培训、赛事观摩等,提高团队业务水平。

时少英现在仍清晰地记得,2017年初次走进小海陀时对莽莽群山的敬畏感。沿着“驴友”走过的路,他们背着气象观测仪器徒步上山,一走就是一天。在一个风雪交加的训练日,队员们在山里出现了失温迹象。但再苦再累,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只有一个信念:用气象人的专业、敬业与担当,为在家门口举办的冬奥会贡献一份力量。

转眼间,小海陀已从荒无人烟的山区,发展成为“雪飞燕”和“雪游龙”的“家”。21个自动气象站分布在“雪飞燕”的赛道和关键点位上,为赛事提供24小时气象服务保障。

延庆赛区“闭环”内,包括首席预报员在内的4名现场服务队员,重点关注赛场的天气,现场提供天气咨询。“闭环”外,庞大的冬奥气象保障团队默默关注着雪山上的天气变化。

“为了让竞赛组织方起床后看到第一份预报,也就是5时的预报,我们预报团队3点多就要起床,根据大数据和实际天气情况分析研判,对预报产品进行订正并发布。”时少英说。

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实现小尺度精准气象预报,北京冬奥会气象科技团队攻克了国际气象界的一道难题,多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人工智能预报技术首次在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中应用。

“我们的科技冬奥项目已纳入世界气象组织高影响天气预报示范项目,可以为国际高影响天气预报技术研发和应用提供中国经验。”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副院长陈明轩说。

小海陀山上,时而热烈喧嚣,时而冷清寂静,不变的是气象人披星戴月的坚守。“现在赛程过半,后面天气还非常复杂,我们更要打起精神,把工作做好!”时少英说。

在山之巅,看云卷云舒,听风起风息,气象人一直在守候。(编辑:丁文娴、郁思辉、吴俊宽)